以新的专业建设为引领,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软件技术”专业被省教育厅批准为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新增专业大事记
在2015年5月15日江苏省教育厅《关于公布2015年全省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设置评审结果的通知》(苏教职【2015】21号)中,南京中华中等专业学校申报的“软件技术(服务外包方向)”专业,顺利通过专家初审和江苏省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设置与建设指导委员会评审,被批准为江苏省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新增专业。至此,由学校教学科研处牵头运作的“专业申报”项目圆满完成,率先完成“五个一”项目的落地生根,也开启了中华中专专业建设新的篇章。
作为处于70平方公里南京雨花软件谷核心区建设的区属职业学校,面对雨花软件产业的大发展,举办涉软新专业成了专业建设的重中之重。因而,早在2010年6月,当学校顺利通过江苏省教育评估院对学校四个五年制高职专业的专业建设水平评估后,即制定了“依托雨花软件产业,设置涉软新专业”的战略目标;2011年,学校就深入开展了面向驻区软件企业的市场调查,初步摸清了软件谷的产业布局、前景及人才需求状况;2012年,学校与雨花软件谷深入对接,挂牌成立了六大类软件人才培训基地,并开始对现有的五年制高职专业进行转型升级;2014年年初,学校向区教育局、区政府提交了学校发展近景规划;6月,区委区政府下发《雨花台区教育事业改革发展提升工作意见》中,明确要求要“加强软件专业学科建设,提高专业与软件谷产业的吻合度,努力建设高水平现代化职业学校。”
在王春林校长统筹策划下,学校开始着手进行涉软新专业申报的各项准备工作:10月初,学校成立了以王春林校长为组长、教学科研处陈莉主任为副组长的涉软专业申报工作组,并将之纳入学校“五个一”项目;在认真学习、领会《江苏省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设置办法(试行)》相关申报文件基础上,拟定了项目实施方案。11月,多次走访、系统调研了东软、嘉环等驻区软件名企,寻找合作契机,制定项目推进时序;调研、摸查了江苏省及南京市同类学校关于涉软专业的设置情况,确立涉软专业名称。12月,完成了专业设置申报五个文案初稿;起草、出台了《涉软专业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章程》和《学校专家咨询委员会章程》。2015年1月5日,就涉软专业设置征求校内计算机专业教师意见;1月6日,区教育局盛红霞副局长、樊宗球科长、王春林校长与南京东软睿道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孙延建一行就专业共建、师资共享、基地共建进行了深入的洽谈;1月21日,区教育局成教科科长樊宗球、校长王春林一行四人在总经理孙延建的陪同下,赴“大连东软信息学院”和“东软软件园大连园区”考察学习,加速校企合作的步伐,确定了软件技术专业----“服务外包”专业方向;与东软多次沟通洽谈,拟定了校企联合办学协议;1月25日前,就“软件技术专业(服务外包方向)实施性人才培养方案”多次深入企业进行专题调研;1月26日,向区教育局领导专题汇报专业申报情况进展,听取局领导的指示;1月30号前,完成了专业设置调研报告、人才培养方案等全部五项申报文案的二次修改。2月1号-4号,完成专业设置论证会的各项材料及会务的准备工作;2月5号,学校隆重举办了学校发展“专家咨询委员会”及“涉软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成立仪式暨“专业设置”论证会,省市区领导、专家出席了会议,10余位职教专家及行业企业专家分别就专业设置的必要性、可行性、人才培养方案等进行了全面细致的论证, 认为我校已具备开设五年制高职专业“软件技术”专业的基本条件和标准要求,同时也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与东软睿道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签订了联合办学协议;2月6号-8号,针对专家的建议,进一步完善申报文案,完成专业设置申报报告、专业设置条件的其它说明材料;2月9号,全部申报材料装订并上报……
学校五年制高职“软件技术”专业的成功申报,离不开区委区政府、区教育局的大力支持与推动,离不开各级领导的关怀与帮助,离不开专家的引领与指导,离不开学校顶层设计系统思考,也离不开项目组团队尽心竭力、脚踏实地的努力追求以及全体教师的相向而行。软件技术专业的成功申报,对于提高专业与软件谷产业的吻合度,不断提升专业品质,切实提升服务雨花经济发展的能力和水平,为区域经济培养优秀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建设高水平现代化职业学校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专业建设任重而道远,涉软专业的开办,意味着学校人才培养方向的转型提升,意味着对接雨花软件、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责任开启,亟需要全体“中华人”夯实提升,共同推进,实现超越。
中华中专,无限可能!